所得税季报本年累计金额

2020-09-20 14:24:57  阅读 5 次 评论 0 条

下面这篇会计实务文章是用友财务软件小编给从事会计工作的朋友整理的关于:所得税季报本年累计金额的相关会计知识,这篇所得税季报本年累计金额财务会计实务操作文章为您讲解了在账务处理过程中所得税季报本年累计金额的相关账务处理技巧。

所得税季报本年累计金额

根据《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等报表的公告》的规定,自2018年7月1日起,纳税申报表取消"本期金额"列次,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时仅需填报"本年累计金额"列次,具体填报口径请按照填报说明执行.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怎么填写

答: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的非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本表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的填报

1、"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9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

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1行至14行及"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16行:填报表内第11行至第14行、第16行"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9日至最后一日.

四、各行的填报

本表结构分为两部分:

1、*9部分为第1行至第16行,纳税人根据自身的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包括非居民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至9行;实行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1至14行;实行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6行.

2、第二部分为第17行至第22行,由实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在填报*9部分的基础上填报第18至20行;分支机构填报第20至22行.

五、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4、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

按月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12、第1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3、第1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

14、第1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9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所得税季报本年累计金额 会计实务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4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15、第1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9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4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16、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9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4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答: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的非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本表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的填报

1、"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9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

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1行至14行及"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16行:填报表内第11行至第14行、第16行"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9日至最后一日.

四、各行的填报

本表结构分为两部分:

1、*9部分为第1行至第16行,纳税人根据自身的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包括非居民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至9行;实行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1至14行;实行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6行.

2、第二部分为第17行至第22行,由实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在填报*9部分的基础上填报第18至20行;分支机构填报第20至22行.

五、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4、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

按月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12、第1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3、第1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

14、第1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9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4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15、第1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9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4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16、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9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4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分支机构本行填报总机构申报的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

17、第2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

18、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当期总机构申报表中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数额.(分支机构本行填报总机构申报的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

阅读完上文我们得知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取消"本期金额"列次,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时仅需填报"本年累计金额"列次.单文还给大家介绍了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的填写事项.这些你都学会了吗?更多会计实务知识,欢迎关注会计学习资料.

以上便是ufidawhy参考会计职级考试的考生收集的所得税季报本年累计金额的相关会计分录,会计做账技巧,会计做账流程等,如果您在学习所得税季报本年累计金额的会计实务操作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您加入财税交流社群。

您可能感兴趣的财税文章:

·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有哪些及税会差异分析

· 被强制执行的款项依据什么入账?

· 上月发放工资多计提了应该怎么处理?会计分录要怎么做?

· 外购的生物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 如何判断持“绿卡”人员的税收身份

· 专票信息电话号码有误怎么办

· 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附加费滞纳金如何交?

· ?预付账款需要纳税调整吗

· 入账发票可不可以退回?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怎么记账?

· 物业费能开公司抬头吗

· 高新企业研发项目收入和成本处理?

· 有销售配件又有服务费怎么开票?

· 营改增后地方财政补贴是否交纳增值税?

· 公司购买商品房做宿舍财务处理怎么做?

· 社保扣缴不及时交纳滞纳金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 材料亏损怎么做会计分录?

· 怎么把pdf转换成word

· 汽车经销商试驾车能否给自己开具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 研发费用的汇算清缴该怎么做?

本文地址:https://www.gjpxz.com/kj/kjsw/42127.html
版权声明:本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